2017年3月18日 星期六

漫遊南大嶼山:大嶼西南群山之旅

路線:

鳳凰徑第5段入口→觀音山→羌山→分水坳

→靈會山→大磡森→深坑瀝→飛龍→慈興寺

→萬丈布營地→龍仔悟園→能任亭→大澳
           
路線圖:

深春日子,對遠足者來說,大霧實在令欣賞大自然的角度受阻,心情也會有點失落。今早大雨過後便天晴,山霧不大,因此選了一節鳳凰徑西南段,連走五山,是大嶼山的風景秀麗之地。

今天走的路徑是鳳凰徑第五至第六段,到起點可由東涌乘搭入大澳的巴士,於過了石壁水塘後上斜,經過上大佛昂平道不駛入後,轉為下坡路,約一站,至深屈道巴士站下車,小徑入口正在巴士站的左方,有鳳凰徑牌坊作標誌。這個起點對遊人而言十分方便,有旱厠、木桌、木椅等設施給遊人使用,加上眼前一大遍草地,望下使人心曠神怡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深屈道巴士站



    起點的大草地,背後的高山就是觀音山

稍事整理,就開始行程。鳳凰徑是一條多遊人使用,政府經常修輯的山徑,因此路標明顯,路闊易走。不過,這段鳳凰徑一開始就要上山,原本身處200多米高的起點,只是上走至400多米高的山頂,專心而走,不消20多分鐘,已至山肩的分岔口。岔口右路為續走鳳凰徑的方向,左方是今日第一個景觀點:觀音山。至山頂,有一三角測網站。當天朗氣清時,正是環抱山下的石壁水塘的好機會。遠至隔一水塘的昂平上的大佛都清楚可見,高聳的鳳凰山在旁守護着它。山頂計,它的東面由山頂伸延下的山脊處,滿佈怪石、險石無數,可謂奇觀。最後,如從昂平方向望此山,近頂的山型平偏,如人體的膝蓋般,所以此山也獲行友稱之為「膝頭哥山」。



    觀音山彌勒山方向




觀音山欣賞石壁水塘的美景後,原路落至山肩位,開始走山脊路,上上下下的走,望羌山進發。入了深山,所見的建築物減少,四周多是長滿短草的山坂。至一山肩,有一大幅石狀似城牆似的。再多走兩個山頭,第二景點羌山已至。山高459米,有一三角測網站及有一介紹牌。山頂闊大,可容納多人。於此行程一半之地多作休息。我從山脊處看羌山,真似一塊薑的薑頭。

    長山脊

    似薑頭的羌山

 

    似石城

    回望觀音山

    短草一遍的羌山


下一站就是本次旅程處於中間位置的靈會山。離開羌山,繼續山肖行。唯霧開始湎大漸厚,於大嶼山南面的海上吹來。草長石多,怪石漸露,其中一塊如被刀削一樣。回望來路,一山伏一山,終至分岔口,羌山郊遊徑及鳳凰徑的交界,走靈會山繼走鳳凰徑一段。臨至山頂,石桌及犬石在眼前。最後至490米高的靈會山靈會山非甚麼靈感泉源之地,靈匯是指蝙蝠,不知是指山型似蝙蝠,還是山中多穴居蝙蝠。但可以說當你置身靈匯山,就像置身於森林,深山中,那份寂寥感立即會聚於心頭。靈匯山頂只有路牌,山頂休息地方較少。而且那刻山霧越來越濃,因此休息一會便起行趕路了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